標題:

古文"官緘"求翻譯~ 急 20點

發問:

1.當官之法,唯有三事,曰清、曰慎、曰勤。知此三者,可以保祿位,可以遠恥辱,可以得上之知,可以得下之援。然世之仁者,臨財當事,不能自克,常自以為不必敗;持不必敗之意,則無所不為矣。然事常至於敗而不能自已。故設心處事,戒之在初,不可不察。借使役用權智,百端補治,幸而得免,所損已多,不若初不為之為愈也。司馬子徽《坐忘論》云:『與其巧持於末,孰若拙戒於初?』此天下之要言。當官處事之大法,用力簡而見功多,無如此言者。人能思之,豈復有悔吝耶?2.前輩嘗言:「公罪不可無,私罪不可有。」此亦要言。私罪固不可有,若無公罪,則自保太過,無任事之意。3.當官之法,直道為先。其有未可一直向前,或直前反敗大事者,須用馮宣徽、惠穆秤停之... 顯示更多 1.當官之法,唯有三事,曰清、曰慎、曰勤。知此三者,可以保祿位,可以遠恥辱,可以得上之知,可以得下之援。然世之仁者,臨財當事,不能自克,常自以為不必敗;持不必敗之意,則無所不為矣。然事常至於敗而不能自已。故設心處事,戒之在初,不可不察。借使役用權智,百端補治,幸而得免,所損已多,不若初不為之為愈也。司馬子徽《坐忘論》云:『與其巧持於末,孰若拙戒於初?』此天下之要言。當官處事之大法,用力簡而見功多,無如此言者。人能思之,豈復有悔吝耶? 2.前輩嘗言:「公罪不可無,私罪不可有。」此亦要言。私罪固不可有,若無公罪,則自保太過,無任事之意。 3.當官之法,直道為先。其有未可一直向前,或直前反敗大事者,須用馮宣徽、惠穆秤停之說。 4.當官者,凡異色人皆不宜與之相接,巫祝尼媼之類,尤宜疏絶,要以清省事為本。 5. 當官者,先以暴怒為戒。事有不可當,詳處之,必無不中。若先暴怒,只能自害,豈能害人,前輩嘗言:「凡事只怕待。」待者,詳處之謂也。蓋詳處之,則思慮自出,人不能中傷也。 6. 孫思邈嘗言:「憂於身者,不拘於人;畏於已者,不制於彼;慎於小者,不懼於大;戒於近者,不侈於遠。」如此,則人事畢矣,實當官之要也。 7. 忍之一事,眾妙之門。當官處事,尤是先務。若能清、慎、勤之外,更忍一忍,何事不辦!《書》:「曰必有忍,其乃有濟。」此處事之本也。 8. 故人龔節亨彥承,嘗為予言:「後生當官,其使令人無乞丐錢物處,即此職事可為;有乞丐錢物處,則此職事不可為。」蓋言有乞丐錢物處,人多陷主人以利,或致嫌疑也。 9. 當官大要,直不犯禍,和不害義,在人精詳酌之爾,然求合於道理,本非私心專為己也。 吾少也微賤,故多能鄙事。 樊遲請學稼,子曰:「吾不如老農。」請學為圃,曰:「吾不如老圃。」樊遲出,子曰:「小人哉!」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,子路不對。子曰:「女奚不曰:『其為人也,發憤忘食,樂以忘憂,不知老之將至。』」 景公問孔子曰:「昔秦穆公國小處辟,其霸何也?」對曰:「秦,國雖小,其志大;處雖辟,行中正。身舉五羖,爵之大夫,起纍紲之中,與語三日,授之以政。以此取之,雖王可也,其霸小矣。」 請求古文高手翻譯~

最佳解答:

翻譯是有趣有意譯的工作,雖網路上或許可以找到不少,我還是以虔敬之心將之全部翻譯了(包含儘可能詮釋原意的意譯)。 當好官的法則不過如下三點:清廉、謹慎、勤勉。只要能做到這三點,就可以不丟官,可以免於受處分的恥辱,更可因為得到上司的賞識而升官;此外也因受屬下敬重而推行政務時較容易得到支持。(或指蒙受不白之冤時有受感召的屬下出面力挺) 但世上當官的,但逢利誘時便拋棄原則,常不能自我克制貪念,自以為帳目只要帳目做得漂亮,即使貪汙也不太能夠被發現。因為存著這種「不容易被發現」的僥倖想法,就什麼勾當也敢去做了。因自以為天衣無縫,所以常常肆無忌憚的搞到東窗事發、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。*恥辱者:(降職、罰俸、丟官、奴役、下獄、發邊、抄家等) *仁者應為『人者 』之誤植,仁者必無『臨財當事,不能自克』之劣行也。 因此凡當官者,一開始便要以「清廉、謹慎、勤勉」的原則來處理公務,這種一開始就警戒自己的態度,實在不能不注意。如不然,而等犯錯之後才來想方設法、運用職務本身的便利,千方百計來掩蓋、來彌補、推諉卸責巧辯無所不用其極,也許僥幸免於一場災難,但付出的代價其實也夠大了。不如打開始就不動這種念頭才是上策。唐人司馬承禎先生在《坐忘論》中說:『與其在事發之後靠著聰明才智來補救,不如起頭就老老實實的警戒自己不可做。這實在是普天之下非常重要的一句話。把當官者處理種種事物的方法,言簡意賅簡單幾句話就帶來宏大的效益,沒有比司馬先生說得更好的了。人能想通這個道理,難道還會有悔不當初的時候嗎? 2.前輩曾言:「執行公務時官員犯了錯不可不判他的罪,但與公眾無關的私下言行卻不宜入罪」這也是很重要的說法。私下的罪固然不可有,但若公罪也沒了,那麼當官的受到保護太多,指望他們勇於做事也不可能了。3.當官之法,第一優先便是一切按照正當的方法步驟來做。其中假如有不能一直向前,或永往直前反而壞了大事者,須依照「《馮宣徽、惠穆》所創的「權衡輕重」辦法來處理。4.當官者,凡對那些言行舉止怪異的人,都不應與之接觸。比如巫師、僧尼之類的人,尤其應該保持距離。一切應以清心寡欲、減省瑣事為根本。。5. 當官者,先以不可以忽然大發雷霆為戒。事有不妥當的,若能冷靜而周詳的細密思考,必定沒有不能公正的。若先暴怒,只有先害了自己,怎能害人?前輩曾說了:「凡事只怕等待。」等待也就是詳細(耐心)處理的意思。因為能詳處,則正確的思慮自然湧現,如此別人是不能傷害自己的。6. 孫思邈曾言:「擔憂自己因做錯而獲罪的,不會因為別人的胡言亂語而亂了分寸;害怕自己官箴受損遺臭萬年者,不會因別人的威脅利誘彼而曲意順從;能於細微小處都能謹慎者,面對巨大壓力時也能有條理的按部就班不會倉皇失措;能夠謹記只有先把眼前的事情處理完才能進一步作為的,不會好高騖遠奢想立即成功反而功虧一簣。」能做到以上的,那麼與人、與事所有該注意該警戒的也都完備了,其實也就是當官之要件都符合了。7. 隱忍這種事,所有的澳妙都在這「忍」之一字裡。當官的處理事情,尤其是最該做到的。若在做到了清、慎、勤之外,更忍一忍,還有何事不能辦好?《書》也這樣寫著:「必定先要能忍,然後才能成事。」此處事之根本也。8. 故人 龔節亨彥承,曾為我提供建言:「年輕人當官,他必先要讓下屬無法有向他人索賄的機會,這樣的話當這個官才能有所為;若讓下屬有索取財物的機會,那麼ˋ這個官就不好當了。」因為若造成下屬有機會向當事人索取財物的條件,下屬必定很樂意讓主子也得到好處,則遭受蒙蔽的主子很可能成了「收賄而判決不公」的嫌疑犯。9. 當官最重要的固然是正直,但不可因正直不知變通而惹禍上身,其次要待人和氣圓融,但不可過度客氣而傷害了事物的核心價值,在待人方面人要做到怎麼樣的精確無誤,唯有自己斟酌斟酌了,一切但求合於道理便是,原本這就不是一切為自己的自私行為啊。我從小就出貧寒之家,所以對於別人不屑於做的許多工作也都不會排斥。 樊遲請問種田的知識,子曰:「吾不如老農。」又請問如何種植蔬果,曰:「吾不如老圃。」樊遲步出室外,子曰:「樊遲真是沒知識的小子!」 *:「小人哉,樊遲也!上好禮,則民莫敢不敬;上好義,則民莫敢不服;上好信,則民莫敢不用情。夫如是,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,焉用稼?」……樊遲問仁。子曰:「居處恭,執事敬,與人忠。雖之夷狄,不可棄也。」 葉公 問 子路:「孔子是什麼樣的人?」子路不回答。子曰:「子路啊!你為何不告訴他:『孔丘這個人哪,發願努力唸書連飯都會忘了吃,喜歡禮樂的學問喜歡得什麼天大的憂愁都忘掉了,歡喜到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經快要變老頭子了。』」 2015-04-18 22:51:45 補充: 景公 問 孔子:「以前秦秦穆公國家很小有處於偏辟之處,他之成為霸主是憑什麼?」對曰:「秦國,國家雖小,其志氣卻頗大;處雖偏辟處,但所行所為卻大中至正。身上背了五件羊皮,以交換百里奚回國,解除他囚犯的身份禮對待之,多方請益達三天之久,然後請求高任宰相一職。秦的霸主之路就是從這裡發端以成就的,但是,秦穆公若稱王還可以,若稱霸,畢竟還是太小了些。」 *氣量小?國土小?或其他什麼太小?~存疑。

其他解答:

我很喜歡這段貼文 但是翻譯起來會不會太長 該怎麼做呢|||||匿名.......................? 2015-04-17 02:15:05 補充: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,子路不對。子曰:「女奚不曰:『其為人也,發憤忘食,樂以忘憂,不知老之將至。』」 這不是論語有?而且是超基本的.國中必學........... 2015-04-17 02:21:29 補充: 論語子路第十三 樊遲請學稼。子曰:「吾不如老農。」請學為圃。曰:「吾不如老圃。」樊遲出,子曰:「小人哉,樊須也!上好禮,則民莫敢不敬;上好義,則民莫敢不服;上好信,則民莫敢不用情。夫如是,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,焉用稼?」 https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;_ylt=AwrsBolj_C9VGnUAcOxr1gt.?qid=1512011905221 這篇講得很好.其他問題自己花心上網查去! 2015-04-17 16:36:12 補充: 有其他補述的或許可以貼在意見欄,比較摘要式、重點式的放在回答欄 回答欄再備注:其他補充請見意見**~意見** 或許是不錯的方式@@+ 2015-04-18 00:29:50 補充: 匿名者有在意過嗎?也不見其互動~ 重點是,很多東西上網、花時間查就有!DD6DC32957DA9289
arrow
arrow

    童怡孜昏鳳奎敏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