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標題:

[急問]日治時代 武官統治時期

發問:

關於日治時期有分為武官及文官統治,想發問前期武官統制的相關資料,越豐富越佳 感謝!!!

最佳解答:

如果以台灣總督府施政策略的變化作為觀察重點的話,一般研究者多將這段時間分成三個時期: 前期武官總督時期(漸進主義時期)(1895年-1919年) 文官總督時期(內地延長主義時期)(1919年-1937年) 後期武官統治時期(皇民化運動時期)(1937年-1945年) 在1895年到1945年半個世紀當中,日本共派任了19個總督,如果依總督職位身分,約可以將其劃分為以下三個時代:前期武官總督、文官總督時代以及後期武官總督,而每任總督的平均任期時間約為兩年半左右。 在前期武官總督方面,共有樺山資紀、桂太郎、乃木希典、兒玉源太郎、佐久間左馬太、安東貞美與明石元二郎。 在1919年之前的這幾位總督中,在日本近現代史中,以乃木與兒玉最負盛名,他們倆都是被視為日俄戰爭日方戰勝的關鍵。 另外,安東貞美與明石元二郎在施政上,則較符合台灣人的利益。這裡面,卒於任內明石元二郎還在生前留囑,將墓地設置於台灣。 文官總督時代則大約與大正民主時代重疊,且都是日本黨派派系所推選赴任。1919年-1937年間,共有田健治郎、內田嘉吉、伊澤多喜男、上山滿之進、川村竹治、石塚英藏、太田政弘、南弘及中川健藏擔任其職務。該階段總督,因為身分為文官,且均為內閣所屬黨派推派,一般來說,施政重點不以鎮壓台民反日運動為主,於內政與經建上的進展與前段武官總督時期相比起來,也較有建樹。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,日本軍國主義抬頭,台灣總督重新由軍方擔任,此間共有小林躋造、長谷川清與安藤利吉。此時期因逢二戰期間,總督多以整軍備戰為主,而最後一位的安藤總督不但為台灣總督府的末任總督,在戰後也因被視為戰犯,1946年於上海監獄自殺。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8F%B0%E7%81%A3%E6%97%A5%E6%B2%BB%E6%99%82%E6%9C%9F 日本統治台灣五十年,他統治台灣的基本政策有三:第一是內地化,把台灣建設成和日本差不多,第二是「工業日本、農業台灣」,這個政策到西元1920年後才調整在台灣發展基礎工業,第三是南進,也就是把台灣做為往南侵略、擴張的基地。 日本人統治台灣時,建立高度權威的行政統治體系,並透過嚴厲的法律及大量的警察、官吏來執行其殖民地統治。警察的業務幾乎無所不包,凡是和民眾有關的事務幾乎都歸警察管,當時台灣人犯錯,警察甚至於可以在派出所內就處理好,根本不必去法院,所以當時台灣人都怕日本警察,現在小孩子亂吵,都還可以聽見老一輩的人說:再吵,警察就會來抓人了。可見當然日本警察的權威多麼使人敬畏。 http://cuy.ylc.edu.tw/~cuy15/ch1/p1/p1-5.htm 2009-05-24 11:21:04 補充: http://www.hyes.tyc.edu.tw/~sk7/frame17.htm *1937~1945年,是閩南語歌謠的黑暗時期。 1937年皇民化運動,所有的本土文化(文學、音樂、戲劇) 都禁止。流行歌曲在1939年,陳秋霖的亞洲唱片發行「港邊惜 別」等歌曲後,流行歌曲也被禁止發行。 2009-05-24 11:22:45 補充: http://www32.ocn.ne.jp/~sunliong/lunwen10.htm 日本自1895年領台後,以改造、同化台灣本島人為終極目標,而表現在教育政策上的就是普及國語(日語)。從登陸台灣那年就設立的「芝山嚴學堂」起,到其後的「國語傳習所」,乃至專收台灣人子弟的「公學校」,都是以傳授日語為第一目... 2009-05-24 11:24:33 補充: http://thcts.ascc.net/template/sample9.asp?id=rd13-2 ~日治之初,日人認為尚有僱置之必要,初歸於所在地之縣知事,到了明治四十二年(1909)十月,修訂廳事務分課規程時,轄內有山地之廳置有「蕃務課」,隘勇、隘丁始歸其統轄。大正2年(1913),日人任隘勇改稱「警手」,並改「蕃務官吏駐在所」稱為「警察官吏駐在所」,是為蕃地駐在所的設置之起始。到了大正四年(1915)所謂「討蕃事業」結束,裁撤「蕃務課」外,乃將蕃務課主管事務移歸警務課掌管。大正九年(1920)日當局改任文官為台灣總督...

其他解答:

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??http://*****AC82835628592A17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童怡孜昏鳳奎敏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